开学季本应是孩子们迎接新学期的忙碌时光,但不少家长发现,孩子的“小动作”明显增多——频繁眨眼、撅嘴、耸肩,甚发出怪声。这些表现可能是抽动症的信号。为什么开学季抽动症更易发作?又该如何科学应对?
一、开学季成抽动症“高发期”?3大诱因需注意
1. 压力激增:新学期学业任务加重,孩子可能因不适应产生焦虑情绪,心理压力易触发抽动症状。
2. 作息紊乱:假期懒散作息被突然打破,睡眠不足或疲劳会加重神经系统敏感度。
3. 家庭关注过度:部分家长过度纠正孩子的“小动作”,反而形成心理暗示,加速症状发展。
二、如何区分习惯性小动作和抽动症?
短暂的习惯性动作多可自行消失,而抽动症通常具有以下特点:
- 症状反复出现且持续超过1个月;
- 表现为运动性(如吸鼻子、做鬼脸)或发声性(清嗓子、尖叫);
- 紧张、兴奋时加重,睡眠中可能消失。
三、科学干预是关键,中西医结合见优势
沈阳六一儿童医院(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南大街中兴二巷3号)接诊中发现,对抽动症需采取个体化方案:
- 专业评估:通过儿童神经内科检查排除其他疾病,科学辨别病因;
- 身心同调:结合中医穴位刺激、耳针等改善体质,配合行为指导缓解心理压力;
- 家庭协作:指导家长减少指责,营造放松环境,如调整饮食、增加户外活动。
医院特色支持:作为儿童专科医保定点单位,沈阳六一儿童医院开设绿色就诊通道,支持预约挂号(电话130-3248-3790),避免长时间等待加重孩子焦虑。
四、家长这样做,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开学季
1. 提前调整作息:开学前1周逐步恢复规律生活;
2. 降低期望值:避免过多强调成绩,多倾听孩子感受;
3. 及时专业咨询:若症状影响学习或社交,建议尽早评估。
温馨提示:抽动症并非“顽疾”,但延误干预可能延误康复时机。开学季多关注孩子身心状态,早发现、早干预,让孩子轻松迎接成长挑战!